防校園貸
一、不良“校園貸”的套路
1.申請便利。不良“校園貸”種類繁多,宣傳渠道多種多樣,往往通過手機APP即可申請。
2.手續簡單。往往不需要擔保,在貸款的時候隻要提供身份證和學生證便可以通過網絡平台辦理貸款。
3.放款迅速。由于無需線下跟本人面對面或視頻審核,放款流程十分迅速,相比較于銀行的正規金融産品來說,校園貸的放貸速度與大學生追求效率、缺乏耐心的特點十分貼合。
4.低利率與高額度。網貸平台往往會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學生,甚至存在零利率情況;同時貸款額度十分誘人,不良“校園貸”産品往往可以提供高額貸款。
5.身邊同學的推薦。雖然并非所有熟人都有意害人,但熟人傳播已經成為不良“校園貸”主要傳播渠道。
二、不良“校園貸”的貓膩
1.誘惑性的宣傳
2.高昂的手續費或中介費
3.家庭是學生提前消費的實際兜底者
三、不良“校園貸”的風險
1.被誘導簽訂“風險”合同。很多平台自身資金有限,需要在第三方金融機構貸款,并設定很高的違約金、逾期利息等,消費者往往被誘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合同。
2.校園代理人無資質。校園貸的許多代理人并沒有金融行業方面的相關從業資格。
3.易将風險轉嫁給家庭。大學生有旺盛的消費欲,但是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所以其還款來源往往來自家庭。
四、不良“校園貸”的危害
1.連環債務。可能陷入“利滾利”的連環債務之中,成為“難以承受之痛”。
2.隐私風險。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别較大,個别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
3.不良的消費習慣。貸款人往往存在或者被引導出強大的消費欲和僥幸心理。從小額度開始,步步淪陷。長此以往,會養成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不良習慣。
4.信用損失、暴力收款與惡意詐騙。如果學生無法按時還清貸款,留下個人借貸信用污點,更不正規的借貸平台會對欠款人進行恐吓、勒索等。
五、不良“校園貸”的防範
1.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2.保護個人信息
3.學習一些必備常識
4.妥善應對已經發生的不良信貸
以上内容摘自《中國藥科大學學生手冊》
CopyRight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 - 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 版權所有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